3133拉斯维加斯-www.3133.com|登录网站

建筑碳排放占91.3%,冬奥会如何能实现碳中和?

建筑碳排放占91.3%,冬奥会如何能实现碳中和?

行业新闻

建筑碳排放占91.3%,冬奥会如何能实现碳中和?

国际顶级科学期刊《自然》杂志2月4日刊文,称赞北京冬奥会实现碳中和。文章指出,虽然严格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在客观上限制了观众规模,有利于减少冬奥会的碳足迹,但北京冬奥会所采取的减排措施大大超过往届冬奥会,原有场馆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以及绿色装备采购等方面的措施在实现碳中和问题上取得良好效果。

1月28日北京冬奥组委在京发布了《北京冬奥会低碳管理报告(赛前)》。《报告》系统展示北京冬奥会碳管理相关工作情况,重点介绍北京冬奥会碳中和方法学、温室气体排放基准线、实际筹备阶段过程排放量、低碳管理工作措施成效、林业碳汇工程建设、企业赞助核证碳减排量等。经过综合测算,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产生的碳排放量将全部实现中和。

经过对报告的研究发现,北京冬奥会2016—2021年6月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48.9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交通基础设施(实际排放总量的比重为50.0%)、场馆建设改造(占比41.3%)两者合计占比91.3%。

北京冬奥会温室气体排放量.jpg

也就是说,在此次冬奥会碳排放中,建筑相关的碳排放达到了91.3%,他们又是如何做到碳中和的呢?相关权威机构分析了北京冬奥会实现碳中和的主要内容,在此与建筑业同仁分享。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将全部实现碳中和

被动冬奥会将实现碳中和.jpg

1月28日北京冬奥组委在京发布了《北京冬奥会低碳管理报告(赛前)》。报告显示,经过综合测算,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产生的碳排放量将全部实现中和。

筹办初期,根据国内外相关碳足迹方法学测算,北京冬奥会的温室气体基准线排放量约为163.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根据疫情下筹办和举办北京冬奥会的实际情况,目前修订后的基准线排放量约为130.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2016-2021年实际温室气排放总量为48.9万吨二氧化碳当量,预估2022年赛时及赛后处理阶段将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53.9万吨二氧化碳当量。预计2016-2022年北京冬奥会实际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02.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基准线排放量与实际排放量.jpg

北京冬奥会积极落实低碳管理方案中的各项工作措施,截止到2021年12月底, 低碳能源、低碳场馆、低碳交通及北京冬奥组委行动方面措施取得较快进展。

冬奥会低碳措施成效.jpg

表1:北京冬奥会低碳措施成效总结

冬奥会低碳措施进展及成效.jpg

表2:北京冬奥会低碳措施进展及成效

该方案发布以来,北京冬奥组委与北京市、河北省政府紧密合作,共同推进各项措施的落实,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全部场馆实现绿色电力供应。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于2020年投入运行,将张家口地区可再生能源安全高效地输送至北京市,建立跨区域绿电交易机制,通过绿电交易平台,赛时将实现所有场馆100%使用绿色电力。

二是所有场馆达到绿色建筑标准。所有新建室内场馆全部达到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既有室内场馆通过节能改造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创新组织制定了《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北京冬奥会新建雪上项目场馆全部满足该标准。

三是构建赛时低碳交通体系。按照“平原用电、山地用氢”的原则,在各赛区推广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全部赛时保障车辆中,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占比达84.9%,为历届冬奥会最高。

四是北京冬奥组委率先示范。北京冬奥组委入驻首钢工业主题园区,综合利用、改造废旧厂房,充分利用光伏发电、太阳能照明、雨水收集和利用等技术,建设绿色高标准的冬奥组委首钢办公区,不仅满足了冬奥组委的办公需求,还对首钢转型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五是两地政府捐赠林业碳汇。北京市政府和张家口市政府分别完成71万亩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和50万亩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工程,并委托专业机构完成了相应碳汇量的监测与核证工作,核证碳汇量分别为5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和5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北京市政府、河北省政府分别将上述碳汇量全部无偿捐赠给北京冬奥组委。

六是企业赞助核证碳减排量。中国石油、国家电网、三峡集团等三家北京冬奥会官方合作伙伴积极支持北京冬奥会碳中和工作,以赞助核证碳减排量的形式,分别向北京冬奥组委赞助2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碳汇量。

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北京冬奥会碳排放将全部中和,“举办一届碳中和的冬奥会”目标将如期实现。

冬奥筹办中可持续工作的阶段性进展

1月13日北京冬奥组委在京发布了《可持续·向未来——北京冬奥会可持续发展报告(赛前)》(以下简称《报告》)。总结了冬奥筹办中可持续工作的阶段性进展。《报告》分四个章节,分别是“北京冬奥会可持续性管理”、“为冬奥会打下美丽中国底色”、“为区域发展增添动力”、“为社会进步凝聚力量”。

可持续向未来.jpg

6年多来,北京冬奥组委全面落实“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会同北京市政府、河北省政府及相关方面联合研究制定并发布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可持续性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确定了“可持续·向未来”的愿景,以及“创造奥运和地区可持续发展新典范”的目标。从环境正影响、区域新发展、生活更美好三个方面构建了工作框架,共包括12项行动、37项任务和119条具体措施。

北京冬奥会可持续性成果.jpg

6年多来,北京冬奥组委努力把可持续理念和绿色办奥要求落实到筹办工作全过程,并将筹办工作与城市和区域的发展紧密结合,促进了地区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形成了一批可持续成果。总结起来共五个方面。

一是建立可持续性管理体系,这部分亮点集中在《报告》第一章集中呈现。冬奥会的筹办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标准化、体系化的管理。北京冬奥组委在奥林匹克历史上第一次把“大型活动可持续性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社会责任指南”三个国际标准整合为一体,建立了北京冬奥组委可持续性管理体系。利用这一体系,北京冬奥组委对主要场馆、50多个业务领域的可持续工作进行了有效的管理。

美丽中国底色.jpg

二是打造生态赛区,相关亮点集中在《报告》第二章第一节中呈现。针对雪上项目的赛区主要分布在山区的情况,有关方面采取措施从设计源头减少对环境影响。通过种种措施,守护了赛区的青山绿水,实现了“山林场馆、生态冬奥”的目标。

冬奥会.jpg

三是严格实施低碳管理,相关亮点在《报告》第二章第二节中呈现。充分利用北京2008年奥运场馆办赛,从源头减少碳排放。同时,建设低碳场馆,所有场馆都达到绿色建筑标准,4个冰上场馆在冬奥史上首次使用二氧化碳制冷剂,建成超过5万平米的超低能耗示范工程,多种措施减少场馆碳排放;全面使用低碳能源,依靠跨区域绿电交易机制,赛时全部场馆的常规能源100%使用绿电;构建低碳交通体系,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在赛时车辆中占比超8成。

城市更新.jpg

四是促进城市和区域发展(相关亮点大部分集中在《报告》第三章中呈现,部分内容在《报告》第二章中提及。),北京冬奥会筹办的6年,也是北京、张家口两地快速发展时期,冬奥会筹办对两地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形成了“城市复兴新地标——首钢”、“最美冬奥城——延庆”、“亚洲冰雪旅游度假目的地——张家口”三个冬奥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典型。

全面健身活动.jpg

五是惠及民生改善多个方面,相关亮点集中在《报告》第四章中呈现。提升群众的生活品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冬奥会筹办的应有之意。

6年多来,借助冬奥会带来的发展机遇,京张两地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冰雪及相关产业发展为群众带来更多就业,人民生活更便利,发展机会更充裕,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加。6年多来,冰雪运动普及发展,带动全民健身,塑造健康生活方式;无障碍环境改善提升,包容性社会建设全面加速,促进残疾人更好融入社会生活;志愿服务蔚然成风,带动全社会文明程度提升。

能源使用和材料来源也是碳中和关键

以上主要是从大处规划,而在能源使用和材料创新方面,冬奥会也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

冬奥火炬.jpg

手持火炬

火炬名为“飞扬”,颜色为银色与红色,象征冰火相约。这次冬奥会手持火炬燃料采用的是氢气,这是世界首套高压储氢火炬,实现了冬奥会历史上火炬的零碳排放。为了达到高安全性、高稳定性,研制团队对整个燃烧系统进行了 300 多次的可靠性试验,使得火炬通过了在极寒环境、十级狂风、严酷的雨雪天气等情况下的测试。

开幕式火炬.jpg

开幕式火炬

北京冬奥会采用了奥运史上首次呈现的微火火炬,航天级氢能技术低碳又安全。前所未有的点火仪式创造奥运历史,这是奥运历史上首次呈现的以低碳绿色环保为核心原则打造的微火火炬。

冬奥制服来源于废弃塑料瓶

冬日的北京和张家口,北风呼啸,体感温度常在-10℃以下,在寒冷的环境中进行户外活动,必须掌握三层穿衣法——内层速干排汗,中间保暖,外层防风防水。北京冬奥会技术官员、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所穿的制服中,保暖层的抓绒来自废弃塑料瓶和纺织品。

冬奥制服.jpg

冬奥会服饰面料采用废旧塑料瓶、纺织品做成的可再生纱线

可降解环保餐具

冬奥赛区上万人的一日三餐,需要用到包括一次性的刀、叉、勺、吸管,可重复使用的餐盘、碗碟、杯子、筷子、勺子等28类。

其中的可降解环保餐具,原材料为聚乳酸(PLA),源自玉米、秸秆等生物质原料。这种可降解餐具在堆肥降解的环境下,6个月可达到90%以上的降解,自然环境的降解周期则为2-3年。

不必担心低温的氢能车

冬奥会比赛期间天气寒冷,场馆之间,接驳运动员和工作人员的穿梭巴士,超过八成是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

氢能车.jpg

2022年1月6日,在张家口市崇礼云顶滑雪公园,一名工作人员准备乘坐氢燃料大巴出行。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图)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一千多辆氢燃料电池车、三十多个加氢站参与赛事交通服务保障。氢燃料电池低温性能优越,可实现-30℃低温启动,-40℃低温储存。以团体大巴车为例,单次加氢的续航里程约为五百公里,氢气加注时间只需10-15分钟。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以公交车为例,每百公里可减少碳排放94.8kg。

小结

国际奥委会品牌和可持续发展总监玛丽·萨鲁瓦-邓布里维拉强调,北京冬奥会是第一届在最初的赛事筹备阶段就全面考虑减排问题的冬奥会。她表示,国际奥委会在今后赛事中将继续鼓励这种做法。

冬奥会如此盛大的赛事,涉及到方方面面,但是由于计划扎实、落实有力,最终成功实现碳中和。建筑业庞大的碳排放量一直被人们关注,但由于行业产业链条长、减排责任主体划分不清、碳排放核算方法及信息披露相关标准不统一等原因,至今尚未有明确的行业碳达峰时间表及路线图出台,我们或许可以从冬奥会实现碳中和的进程中得到一些启示。

碳排放量.jpg

建筑领域碳排放总量

XML 地图